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、血液透析治疗等多种场景。其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,确保患者安全。以下是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的详细步骤:
一、准备阶段
物品准备:确保所有操作所需物品齐全,包括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、导丝、扩皮器、2%利多卡因注射液、3M无菌透明敷贴、连接管、一次性引流袋、无菌治疗巾、纱布、注射器、碘伏或氯己定消毒液、清洁手套等。
患者准备:患者取舒适卧位,暴露穿刺部位,如为颈部插管,需协助患者戴口罩或使用治疗巾遮盖口鼻,头偏向对侧。
环境准备:确保操作环境清洁、无菌,避免交叉感染。
二、消毒与麻醉
常规消毒: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,消毒范围应大于穿刺点周围10cm,并重复消毒三遍。
局部麻醉:用2%利多卡因5ml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,以减轻患者疼痛。
三、穿刺与置管
固定皮肤: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,保持皮肤紧绷状态。
穿刺进针:右手持穿刺针缓慢进针,当感到有落空感后,回抽有液体抽出,确认已进入目标腔隙(如胸膜腔)。
送入导丝:使用Seldinger技术,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至预定位置。
退出穿刺针:小心退出穿刺针,注意保持导丝位置不变。
扩皮:用扩皮器沿导丝进入扩皮,然后缓慢拔掉扩皮器。
置入导管:沿导丝送入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至胸膜腔内10~15cm,确保导管位置正确。
固定导管:安装好蝶形固定翼(可采取缝扎固定),用3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封闭穿刺部位,确保导管固定牢固。
连接引流袋:将导管尾端接连接管及一次性引流袋,即可见胸腔积液经引流管流入引流袋。
四、观察与引流
观察引流液: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量、颜色及性状,以便评估病情。
控制引流速度:注意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,引流速度不宜过快,一般不超过500ml/h。首次引流量不超过800~1000ml,以后不超过1000ml/d,分2次~3次进行。
五、后续护理
定期换药:定期检查敷料是否干燥,有无血渍、污渍,如有需要及时更换。换药时,同样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。
导管维护:每次使用前后,要对插管处皮肤出口外观进行评估,观察有无红肿、分泌物、压痛、出血渗液等现象。对于长期导管,还需注意观察caff有无牵拉、脱出的现象,管腔通畅程度等。
封管处理:对于无需持续引流的患者,需定期进行封管处理,以防止导管堵塞或感染。封管液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,如肝素盐水、浓氯化钠注射液或4%抗凝用枸橼酸钠溶液等。
并发症预防: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、寒战、疼痛等症状及程度,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。
通过以上步骤的严格操作,可以确保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