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24小时咨询热线:18852526767
新闻中心OUR NEWS

让科技和医疗的进步驱散人生风雨

骨髓穿刺:风险、副作用与操作全解析

发布时间:2024-08-23人气:168

骨髓穿刺,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,在血液系统疾病及造血功能评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任何医疗操作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,骨髓穿刺也不例外。本文将详细探讨骨髓穿刺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副作用,并详细介绍其操作步骤和过程。

A骨髓穿刺活检包2.jpg

 

骨髓穿刺的风险与副作用

1. 感染

骨髓穿刺过程中,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,可能导致穿刺部位感染。严重情况下,感染可能扩散至全身,引发骨髓炎、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。因此,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。

 

2. 出血

骨髓穿刺后,局部可能会有少量出血,这通常是正常现象,不需要特殊处理。然而,对于凝血功能障碍、血友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出血风险可能增加,导致持续性出血或血肿形成。此时,应及时就医处理。

 

3. 疼痛

骨髓穿刺属于有创检查,术后穿刺部位可能会疼痛一段时间。疼痛感因个体差异而异,部分患者在使用麻醉药物后仍可能感到疼痛。疼痛一般可自行缓解,如持续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

 

4. 神经损伤

虽然罕见,但骨髓穿刺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准确,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,导致神经功能障碍。这种情况多见于胸骨穿刺时,因此操作者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操作技巧。

 

5. 其他并发症

如过敏反应(对消毒剂或麻醉药过敏)、穿刺针折断等,虽然发生率较低,但仍需引起注意。

 

骨髓穿刺的步骤与过程

1. 术前准备

沟通与评估:与患者沟通,减轻其焦虑情绪,并评估其身体状况和麻醉耐受性。

准备物品:包括骨髓穿刺包、碘伏、棉签、纱布、胶带、注射器、手套、洞巾及麻醉药物等。

2. 选择穿刺部位

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髂前上棘、髂后上棘、胸骨及腰椎棘突等。选择时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穿刺的便利性。

 

3. 体位选择与消毒

体位选择: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,患者需取仰卧位、侧卧位或坐位。

消毒:对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,术者需戴无菌手套并铺无菌洞巾。

4. 麻醉

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,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至骨膜,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。

 

5. 穿刺与抽取骨髓液

穿刺: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,右手持穿刺针,从麻醉点垂直或斜向进针(胸骨穿刺时需与骨面成一定角度)。当感到阻力消失时,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。

抽取骨髓液:拔出穿刺针针芯,接上干燥的注射器,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涂片送检。根据需要,可继续抽取骨髓液进行其他检查。

6. 术后处理

加压固定:抽取完毕后,重新插入针芯,拔出穿刺针,用无菌纱布按压针孔1-2分钟,再用胶布加压固定。

观察与护理:术后需观察患者有无出血、感染等并发症,并指导患者做好术后护理工作。

总结

骨髓穿刺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操作,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,但其在血液系统疾病及造血功能评估中的价值不容忽视。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、准确的穿刺技巧和细致的术后护理,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副作用的发生。因此,在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时,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,共同确保检查的安全和有效。



产品推荐

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
联系电话

18852526767

微信咨询
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