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尿包是供导尿手术、引流尿液时使用的医用器材,广泛应用于临床,尤其是在泌尿外科。正确使用一次性导尿包,不仅能够有效引流尿液,还能减少患者泌尿道感染的风险。以下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导尿包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。
1. 准备工作
洗手:操作人员应先用肥皂水洗手,确保双手洁净。
戴手套:打开一次性导尿包,并戴上与导尿包相匹配的无菌手套。
消毒:对患者会阴部及尿道口进行消毒,通常使用碘伏消毒液,消毒范围要达到尿道口周围的10-15cm,消毒三遍以确保无菌状态。
2. 铺设无菌环境
铺巾:在消毒后的区域铺上无菌孔巾,孔巾中间有孔洞,便于进行导尿操作。
更换手套:打开消毒包的第二层,更换无菌手套,并再次用棉球对尿道口进行消毒,每个棉球只能使用一次。
3. 检查与润滑
检查导尿管:检查尿管是否通畅,尿管的球囊充气后是否有漏气现象。
润滑导尿管:在导尿管管身和尖部均匀涂上润滑剂,如石蜡油或水溶性润滑剂(注意橡胶导尿管不宜用石蜡油,以免气囊破裂)。
4. 插入导尿管
插入深度:用镊子夹住导尿管尖部,轻柔缓慢地插入尿道。男性尿道较长,一般插入约15-20厘米;女性尿道较短,一般插入约6-8厘米。
确认位置:当看到导尿管的一端有尿液流出时,说明已进入膀胱。此时可继续向内插入2-3厘米(男性)或5-7厘米(女性),以确保导尿管位于膀胱内。
5. 固定导尿管
注入生理盐水:用注射器向双腔尿管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-15毫升,气囊会在膀胱内鼓起,固定导尿管。
连接引流袋:将无颜色的腔道连接尿袋管,确保尿液顺畅引流。
6. 操作后的处理
观察:观察导尿管的引流情况,检查尿液的颜色及尿量。
拔除导尿管:病因去除后,患者能够自行排尿时,可拔除导尿管。拔除前应先放出气囊内的生理盐水,再缓慢拔出导尿管。
清洁:拔出导尿管后,脱下手套和孔巾,擦洗外阴,协助患者穿上裤子。
记录:做好相关记录,包括尿液的颜色、尿量及患者的反应等。
注意事项
无菌操作:在整个操作过程中,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,避免交叉感染。
轻柔操作:插入导尿管时动作应轻柔缓慢,避免损伤尿道粘膜。
定时更换:导尿管和尿袋需定期更换,通常1个月换1次,以减少感染风险。
观察患者反应: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,如有不适或疼痛,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生帮助。
通过正确使用一次性导尿包,可以有效引流尿液,减轻患者痛苦,同时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风险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导尿包。